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認真落實《全國婦聯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關于印發<綠色家庭創建行動方案>的通知》(婦字〔2020〕3號)要求。市婦聯立足自身職能,深化拓展尋找“最美家庭”活動,組織實施“綠色家庭”創建行動。聯合北京市婦聯、河北省婦聯,共同開展尋找京津冀“最美綠色家庭”工作。通過自下而上、層層推優,最終我市產生10戶京津冀“最美綠色家庭”。希望廣大家庭學習宣傳這些綠色家庭的先進事跡,主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,為促進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文明新風尚貢獻家庭力量。
津南區 劉靜家庭
綠色是生命的象征,它代表著健康和活力。綠色環保,愛護環境是每個家庭和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。我是家住津南八里臺碧桂園小區的劉靜,也是一名幼兒園教師。作為家里的女主人,從建立小家庭開始,我就帶領全家人樹立了一個共同目標:爭做綠的使者,建立綠色家庭!
生活上,全家倡導低碳生活,節約用水用電;廚房的用水二次利用,除去雜質,清洗灶臺,澆花;個人用水,拖地沖廁所;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,讓每一滴水都變得有價值。在生活細節上也十分注意,外出購物買菜一般都自帶購物袋。不使用一次性碗筷,家里照明電全部使用節能燈,并且養成出門隨手關掉水電開關的習慣。
在工作中,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,在全幼兒園中開展“環保活動,保護地球”“愛我家園變廢為寶手工制作大賽”,在幼兒園中播撒綠色的種子,讓孩子們帶著綠色的種子走出校園,從而影響每一個家庭,用心參與節能低碳活動。
希望我和我的家庭能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綠色行動,為我們的綠色地球增添一抹綠色!
濱海新區 張岐才家庭
我是來自濱海新區的張岐才家庭,在綠色地球保護行動中,我堅定地選擇了自律,選擇了對大自然付出關愛。
在家里,我堅持從生活點滴做起,用隨手關燈、節約用水這些細節去教育、感染孩子;在社區,我帶領孩子參加社區環保公益活動,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;在工作崗位上,我勇當綠色環保倡導者,組織開展了系列綠色環保主題活動,參加候鳥保護工作,為北大港濕地的候鳥當好哨兵、守好遷徙驛站。
讓我們每個家庭邁出一小步,帶動大家共同成為綠色家園的創造者、維護者。
河東區 劉四維家庭
我叫劉四維,是一名退休黨員。我和妻子陳萍結婚多年來,夫妻恩愛,熱心助人,鄰里和睦,是社區有口皆碑的“模范家庭”。在平凡生活中,我們通過點點滴滴處處倡導詮釋綠色環保。
我的家庭倡導環保科學的生活方式,注重科學理財、合理消費、勤儉節約。我時常教導兒子:“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,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,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”。家里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,從來不輕易地丟棄。只要家里或辦公室沒人就關掉一切電源,注意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滴水。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我家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,并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寧河區 馬寧家庭
什么是低碳環保綠色生活?其實很簡單,只要我們肯做,只要我們堅持,人人都是環保小能手。
在日常生活中節約使用能源。我將家里的燈具進行了全面改造,所有照明燈具改用了優質節能燈,一些電器如果長時間不使用,就會斷開電源;家里的水堅持一水多用。兒子的家庭作業本,我都讓他正面寫完了反過來再寫;家里的廢飲料瓶不隨便丟棄,都是收集起來,處理給廢品回收站或者再利用;家中基本不使用一次性物品,去超市買東西,都會自帶環保袋購物。
我們相信,自己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必然會影響周圍更多的人,形成綠化環境人人有責、共建共享家家參與的社會新風尚。
武清區 張長山家庭
我叫張長山,是一名退休黨員,“綠色環保,從我做起”,是我的家庭口號。
在我的家中,一年四季都充滿綠色,在凈化房間空氣的同時美化家庭環境。我種植蔬果菜園,享受綠色生活,為親友提供方便。閑暇之余我還幫助鄰居朋友修理廢舊小電器,讓本無價值的東西重獲新生。我還積極參與“垃圾分類進社區,綠色環保入人心”為主題的宣傳活動,倡導大家爭做垃圾分類行動者,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。
我們一家人始終相信,只要人人都來參與綠色行動,我們的社會必然更加美麗、和諧。
圖文來源:天津市婦聯家兒部
|